【公司簡介】
工業技術研究院,簡稱「工研院」,以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」為定位,於1973年成立以 來,致力於研究發展、產業服務等工作,如寬頻無線、行動數位生活、奈米電子、半導體光電、再生能源、醫護電子等。並配合政府推動產業科技政策,以培養我國產業科技實力促進產業發展,為提昇國內之產業技術層次而努力。 |
工研院也扮演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之重要角色,從技術引進、人才培育、資訊提供、衍生公司、育成中心、技術服務與技術移轉等過程,對於台灣中小企業的產業發展歷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如同工研院之願景,塑造工研院為:開創產業新價值的世界頂尖研發機構,產業科技創新者的搖籃,科技人喜愛且引以為傲的工作場所。
除此之外,工研院也獲獎無數,曾榮獲九十三年度國家發明創作獎貢獻獎銀牌獎、2005年亞洲化學會經濟貢獻獎,在機械領域獲得包括貢獻獎銀牌、發明獎金牌、創作獎金牌,得獎的技術包括「改良之扭力工具」、「主軸熱膨脹及熱預壓抑制及動態預壓調整技術」等。二OO七年更有十一項技術獲得傑出研究獎,七項技術 |
 |
獲得成果貢獻獎,五項技術獲頒推廣服務獎,另有兩項技術獲頒柳蔭獎,這些獎項不僅具有創新性、達到國際水準,對產業升級與建立新產業有莫大效益。不僅肯定工研院的貢獻,也期許工研院能帶領台灣產業技術升級,符合人民期待和國家的需要,讓這裡看到台灣的未來,共同打拼台灣的未來。
|
【活動說明】 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一場「智慧型電網國際研討會」,由經濟部能源局與台灣電力公司主辦,工研院協辦,特別邀請到經濟部長陳瑞隆、經建會主委何美玥、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陳貴明到場致詞。 隨著再生能源應用的蓬勃發展,國內分散型電源種類與形式多樣化,電業將面臨各種分散型電源併入電力系統所造成之衝擊,如何整合分散型電源併規劃建構智慧型電網,實為電業所需面臨之課題。鑒於建置智慧型電網,已成為現代化電力系統之潮流,經濟部能源局與台電公司共同規劃舉辦此次「智慧型電網國際研討會」,凝聚建構智慧型電網以及整合分散型電源共識,俾便政府對後續相關政策及措施有明確目標及方向。
http://newwww.itri.org.tw/ |
活動記者/Bunnie Pan報導 |